目录:
定义-异步传输模式(ATM)是什么意思?
异步传输模式(ATM)是电信网络使用的一种交换技术,该技术使用异步时分多路复用将数据编码为固定大小的小单元。 这与以太网或互联网不同,后者使用可变的数据包大小来存储数据或帧。 ATM是在集成数字服务网络(ISDN)的同步光网络(SONET)主干上使用的核心协议。
Techopedia解释了异步传输模式(ATM)
设计异步传输模式时要考虑到单元。 这是因为语音数据被转换为分组,并且被迫与通过同一介质的突发数据(大分组数据)共享网络。 因此,无论语音包多么小,它们总是会遇到全尺寸的数据包,并且可能会遇到最大的排队延迟。 这就是为什么所有数据包都应具有相同大小的原因。 ATM的固定单元结构意味着它可以通过硬件轻松切换,而不会因路由帧和软件切换而引起延迟。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认为ATM是解决互联网带宽问题的关键。 ATM在数据传输开始之前在两点之间创建固定的路由,这不同于TCP / IP,在TCP / IP中,数据被分为数据包,每个数据包采用不同的路由到达目的地。 这样可以更轻松地计费数据使用情况。 但是,ATM网络不太适合突然的网络流量激增。
ATM提供在OSI的第1层物理链路上运行的数据链路层服务。 它的功能非常类似于小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网络,这使其非常适合诸如VoIP和视频之类的实时,低延迟数据,以及诸如文件传输之类的高吞吐量数据通信。 必须在两个端点实际交换数据之前建立虚拟电路或连接。
ATM服务通常具有四个不同的比特率选择:
- 可用比特率:提供有保证的最小容量,但是当网络流量最小时,数据可以突发到更高的容量。
- 固定比特率:指定固定比特率,以便以稳定的流发送数据。 这类似于专线。
- 未指定的比特率:不保证任何吞吐量水平,用于诸如文件传输之类的可以容忍延迟的应用。
- 可变比特率(VBR):提供指定的吞吐量,但数据发送不均匀。 这使其成为语音和视频会议的流行选择。
![什么是异步传输模式(atm)? -技术百科的定义 什么是异步传输模式(atm)? -技术百科的定义](https://img.theastrologypage.com/img/img/blank.jp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