硬件 什么是通用串行总线(usb)? -技术百科的定义

什么是通用串行总线(usb)? -技术百科的定义

目录:

Anonim

定义-通用串行总线(USB)是什么意思?

通用串行总线(USB)是使设备与主机控制器(例如个人计算机(PC))之间进行通信的通用接口。 它连接外围设备,例如数码相机,鼠标,键盘,打印机,扫描仪,媒体设备,外部硬盘驱动器和闪存驱动器。 由于其用途广泛,包括对电源的支持,USB取代了诸如并行和串行端口之类的各种接口。

USB旨在增强即插即用功能并允许热插拔。 即插即用使操作系统(OS)可以自发配置和发现新的外围设备,而不必重新启动计算机。 同样,热插拔无需重新引导即可删除和更换新的外围设备。

尽管有几种类型的USB连接器,但大多数USB电缆是A型和B型两种类型之一。USB2.0标准是A型; USB 2.0标准是A型。 它具有一个扁平的矩形接口,该接口插入到集线器或USB主机中,该集线器或USB主机传输数据并供电。 键盘或鼠标是A型USB连接器的常见示例。 B型USB连接器为方形,外角倾斜。 它连接到使用可移动电缆(例如打印机)的上游端口。 B型连接器还传输数据并供电。 某些B型连接器没有数据连接,仅用作电源连接。

USB是由曾为Intel工作的计算机架构师Ajay Bhatt共同发明和建立的。 1994年,包括英特尔,康柏,微软,IBM,数字设备公司(DEC),北电和NEC公司在内的7家公司开始开发USB。 他们的目标是简化将外围设备连接到PC的工作,并消除大量的连接器。 涉及的因素包括:创建更大的带宽,简化软件配置以及解决当前接口的利用率问题。

USB设计由USB实施者论坛(USBIF)标准化,该论坛由一组支持和推广USB的公司组成。 USBIF不仅销售USB,而且保持规格并遵守合规性计划。 USB规范创建于2005年,版本为2.0。 该标准由USBIF于2001年推出; 其中包括向后兼容的0.9、1.0和1.1的旧版本。

Techopedia解释了通用串行总线(USB)

通用串行总线(USB)本质上是一个较新的端口,用作连接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(例如键盘,打印机,媒体设备,相机,扫描仪和鼠标)的通用接口。 它设计为易于安装,更快的传输速率,更高质量的电缆连接和热插拔。 它最终取代了体积更大,速度较慢的串行和并行端口。

USB的最大功能之一就是热插拔。 使用此功能,可以卸下或更换设备,而无需重新启动和中断系统。 旧端口需要在添加或移除新设备时重新启动PC。 重新启动允许重新配置设备并防止静电放电(ESD),这种电流会严重损坏诸如集成电路之类的敏感电子设备。 热插拔是容错的,即即使硬件出现故障也可以继续运行。 但是,在热插拔某些设备(例如相机)时应格外小心; 如果单个引脚意外短路,可能会损坏端口,相机或其他设备。

USB的另一个功能是使用直流(DC)。 实际上,有几项设计使用USB电源线连接到DC电流,并且不传输数据。 仅将USB连接器用于DC电流的示例设备包括一组扬声器,音频插孔和电源设备,例如微型冰箱,咖啡杯加热器或键盘灯。

USB版本1允许两种速度:1.5 Mb / s(兆位/秒)和12 Mb / s,这对于慢速I / O设备非常适用。 USB版本2允许高达480 Mb / s的速度,并向后兼容速度较慢的USB设备。 USB支持三个。

什么是通用串行总线(usb)? -技术百科的定义